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轉貼] 如何在大班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 林穎君

全文轉貼來自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350
        
        近代許多研究發現,學習後如果有機會討論課程的內容,學習會更有效率,因此許多課程大班教學後,多會輔以一至兩個小時的小組討論。然而多數學校在人力、空間、經費等諸多限制下,還是必須採用大班教學,因此本文重點旨在說明大班教學時可以採用哪些技巧與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並增加學生的參與感。

促進主動學習
  傳統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教師問問題與鼓勵學生問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方法也適用在大班教學,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研究顯示,學生在自己主導的討論或是學習小組,學到的比傳統的課堂上更多。因此大班教學時,如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或是課外安排討論時間,或安排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或是利用 e-mail 的方式進行討論,都能達到學生主動學習討論的效果。其次,一些科技產品的使用也可以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例如最近在國外大學頗為風行的「教學即時反饋系統(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遙控器(clicker),改變了傳統單向授課形式。台下學生每人有個搖控器選擇鈕,教師在課堂上問問題,學生可使用手上的遙控鈕,選擇他們認為對的答案。而教師的電腦可以馬上統計出所有選項的次數與比例,並將結果完整又一目瞭然地投影在大螢幕,這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參與感,教師也能馬上知道學生了解課程的狀況。

一分鐘報告(one minute paper)
  教師常因精力與時間的限制,在大班教學時比較少出作業給學生作,這是大班教學的缺點之一;「一分鐘報告」(one minute paper)則能夠改善這樣的狀況。所謂「一分鐘報告」係指在學習告一段落後,給學生幾分鐘時間簡單地寫下學習重點、討論的問題等;教師可以收回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也可以交由學生小組討論答案。如果教師行有餘力,可以像批改其他的學生報告一樣,對每份「一分鐘報告」打分數並給予回饋。如果班級人數實在太多,教師可以事先宣布只閱讀並還回其中一部分的報告。在不需要擔心分數的情況下,這種技巧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也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給予回饋的方法上,教師可以善加利用課程網頁,將評語放在網頁上,或是讓學生們在網頁上互相觀看其他學生的想法與答案。

其他能讓學生投入課程的方式
  大班上課除了傳統的講述方式外,偶爾安排不同的教學法可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例如:舉辦辯論、討論圈(fishbowl)、學生上台報告等。在辯論的安排上,教師需要留意議題、辯論的時間,以及辯論與學習目標的關聯性。除了正、反辯論的兩方小組外,教師也可另安排其他小組負責觀察,並為兩方找尋其他的論點或解決方式,甚至是評估兩方表現。
  另外一種方式是討論圈(fishbowl),討論圈可以同時用在小班及大班教學。進行的方式是請所有同學準備下堂課所要討論的內容,下一次上課時,由教師隨機挑出若干位同學進入討論圈進行討論。其他同學則在旁觀察、紀錄過程,並在討論結束後寫下重點、提出問題,或回答未解決的問題。
  讓學生上台做專題報告也是增進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好的專題報告不僅讓學生能在自己有興趣或是擅長的地方發揮,同時也能促進同儕間互相學習與分享。學生做報告,教師的工作量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假如上台報告的學生只是單純的唸出所查資料,台下的聽眾會覺得很無趣,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報告的學生,如何引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吸引其注意力。

大班的匿名特性
        大班授課最主要的問題是學生通常會覺得自己是無名氏。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當人們有無名氏的匿名感時,以為可以混水摸魚,自然就少了責任感。因此在大班教學時,學生會比較不遵守課堂上的規範,也比較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在群體裡,學生也比較不愛發言或提問。除此之外,同學與教師以及班上同學也比較會產生距離感,這些都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動機。
  以下有些小訣竅可以減少學生們無名氏的匿名感:(一) 安排學生組成讀書小組,讓成員彼此互相認識,使學生有歸屬感;(二) 教師可在課後邀請學生小聚餐或喝咖啡,藉此認識學生;(三) 在課堂開始前和比較早到的學生聊天;(四) 可以將學生的照片與姓名做成卡片,藉此記住學生的姓名。

善用教學助理
  在大班教學的課堂裡,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扮演著輔助教師的重要角色,因此在課程開始前,授課教師就應與教學助理針對課程目標、內容、方向、評分以及其職責等面向溝通。更重要的是,教學助理應該具備帶領討論的能力、回答問題的能力、教學技巧,並能夠和學生有良好的互動。教師也必須負起訓練與監督的責任,例如每個禮拜定期開會,討論教學問題與計畫;儘早請學生提供對於教學助理的回饋意見,作為改進的參考。如果可能,教師可以到班上觀察教學助理的上課狀況,並與其討論如何改善。

結論
  班級大小是影響教學成效很重要的因素。雖然大班教學較難達成小班教學的成效,但是如果有好的教學助理帶領討論,教師也能善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技巧,大班教學仍然可以達到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目標。

  資料來源:McKeachie, W. J. & Svinicki, M. (2006). Teaching tips: Teaching Large Classes (You Can Still Get Active Learning!) pp.255-26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g Company.

[實習分享] 中山女高 公民科

文 / 林詩舷

1.當時為什麼選擇這個學校?並分享面試過程。
  當初選擇中山女高的原因很多,除了考量自己未來想任教高中,以及中山女高公民科教師一直頗受好評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則是由於有要好的上屆學姊,正巧在中山女高實習,且十分推薦中山女高的整個實習環境,所以最後選擇了中山女高做為實習學校首選。

  面試時是由教務主任面試,事前會先填寫一張個人簡歷(中山女高學校網站可下載,中山女高報名與面試日期通常較其他學校早,所以如果有心想要到中山女高實習的學弟妹要多加注意報名截止日期!),教務主任楊全琮主任是個人很好、脾氣也很好的主任,所以面試過程十分輕鬆愉快。

        我記得我有被問到:「中山女高不是母校,為什麼要到中山女高實習?」、「未來比較希望到哪個處室行政實習?」等,我的實習同事則是因為和主任是同鄉人,所以他們則在聊家鄉事……,看來大家被問到的問題都不一樣,但基本上都大約十分鐘左右,只要展現自己的熱忱,表現出對於實習的積極進取,應當就沒問題。

2.實習現場和想像中的是否有落差?是什麼樣的落差?(可能是跟學校、家長、學生、教育政策、課程設計等有關的)

        我自己的實習過程的是一帆風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落差。

        但我就中山女高「其他科」的實習同事身上,則是看到了一些震撼教育,主要都是出現在自己與實習指導老師相處互動上的摩擦,但這就是人與人相處的許多眉眉角角,基本上只能多加注意、小心謹慎一些囉!特別一提的是,不見得每個老師都願意被實習老師觀課,所以若想要跟老師的課,最好先多方探聽,或以委婉的方式詢問,不要給老師太大的壓力。

3.實習時發現有哪些特別需要加強的能力?有哪些實習時發現很有用的課程?或是覺得教程能加開什麼課程會更有助於適應?

        實習時,覺得自己上臺的次數與經驗真是大大不足。

        我們那屆的公民科在教材教法與教學實習已算常有試教機會(到高中實際試教兩堂課、到教授通識課上試教20分鐘、每節上課都要同儕試教15分鐘),但人家師大是在大四的時候,直接丟到高中(通常是師大附中)教三至四個星期!!臺大的上臺實際教學經驗相較之下,真的是大大不足。

        幸好我自己參與了兩屆三芝暑期史懷哲營隊,再加上還算豐富的家教經驗,否則可能無法在九月就上了第一堂課,也無法如此迅速地掌握自己大致的教學風格……。

        實習的半年間,最最主要仍是實際上臺,因此在這半年內覺得有用的課堂當然以可以實際應用的課程為主,像是「教材教法」與「教學實習」,另外,「教學媒體與操作」這堂課,我覺得若認真上課,其實有許多教學媒體的小技巧都很實用,在製作課程投影片、剪輯新聞短片時,都幫了不少忙,也節省了不少時間。

        另外,實習時,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的準備教檢,但如果在教程中修習各項教育基礎科目(青少年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能專心上課,對於實習後短短一、兩個月要準備教檢,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3.     在實習現場最挫折/感動/XX的一件事


        基本上就是平安順利……。
        師父十分照顧、學生乖巧貼心、行政負擔適量,就是滿幸運的。
        其實我覺得中山女高的公民老師真的都很不錯,而且皆對自己很有自信,基本上不太擔心學生觀課,只要自己夠積極,絕對不怕沒有課可以聽,也絕對能對自己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4.     給在校師培生的建議

        雖然一開始時,會覺得自己在上臺經驗上遠遠不足師大學生,但其實沒關係,只要自己能多努力、多認真,充分發揮個人魅力與特色,其實實習半年後,就可以迎頭趕上了!

        至於在個人魅力與特色上,有些人的上課風格就是搞笑,學生每每哄堂大笑,第一瞬間就想認真上課;有些人的上課風格則是親切溫暖,讓學生覺得上起課來如沐春風;又有些人是學識淵博、備課嚴謹,學生會打從心底敬佩你的專業……。
        我覺得各種風格都很好,就算不是第一眼吸睛的也沒關係,只要誠心地、認真地對待學生、對待教學,其實學生都是會感受到,也會感動到的,別緊張!

        另外,我覺得實習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都是「人」。例如:與師父相處要怎麼互動?想要去看某某老師的課要怎麼開口?與實習同事要怎麼相處?像是實習同事好了,以中山女高來講,我們這屆有16位實習老師,人多的結果就是很容易出現小圈圈。

[中學教育新聞] 2013/2/17 - 2013/2/23


教育部公布最新一集十二年國教微電影,高雄市五福國中教師王崇憲以聽、說、讀、寫完整的閩南語教學,成為活化教學典範。
高中科學班甄試 筆試存廢還未定
為配合12年國教,傳出明年的高中科學班甄試將取消筆試,引起家長關心,許多明星國中也提早因應。
避盲目選系 教部擬推大一、大二不分系
台灣教育體制學生很少有機會思考個人性向興趣,導致每逢升大學選填志願時,家長和學生都傷透腦筋。教育部近年積極鼓勵大學開設大一大二不分系學位學程,讓學生延後選系。
新北首創 12校長評鑑試辦上路
101學年第二學期剛開學,新北市教育局選定4名國中校長、8名國小校長,率先全國試辦校長評鑑。教育局說,建立校長評鑑機制並配合教師專業評鑑,可強化校長和老師的專業成長,校長協會也支持。



依據最新英國2011/12年內政部統計處(Home Office Statistics)與全民健保局(NHS)調查報告顯示,英國境內有約19.3%16-24歲青年施用毒品(約一百三十萬人),有兩百五十萬人(約37.7%)曾經在16-24歲之間有吸食過毒品的經驗,可見英國青少年施用毒品問題嚴重。
日本東京都新知事猪瀨直樹表示,將在新一年度的預算案中增加創設公立小中高一貫學校的計畫經費。在現行制度中,基本上,中小學是區市町村設立,高中才由都道府縣設立。剛取得執政權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政見中揭舉「平成學制大改革」口號,要重新檢視六三三四學制。
日本國中武術必修化 東京都有學校將少林寺與相撲納入課程 
2006年,日本修正的教育基本法,將「尊重傳統與文化」納為教育目標,自2013年4月起日本中學的體育科目中將武術列為男女必修科目。學校選擇柔道或劍道,一年10小時左右。實務上,都是在第2、第3學期以一個月左右時間實施;在東京都內則將授課集中在10~12月。
實習和職場見習(job shadowing)能讓學生真正了解工作的樣貌,但有些高中生只注重升學而放棄參加,或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所以不知該如何著手。不過,建教合作已經成了現今必然的趨勢,因為業界愈來愈需要具專業能力的畢業生,而實習經驗也能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與未來工作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何謂「藝術智能」?美國未來藝術指標架構一探
當我們在討論「智能」的時候,指的通常是讀寫智能、數學智能,或者是科學智能。那麼你聽過藝術智能嗎?它指的又是什麼?美國國家核心文藝指標聯盟(The National Coalition for Core Arts Standards)在最近發表的一份文件中,就討論了這個問題。
巴拉圭高中教育23%為職業學校
日前巴拉圭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Alcira Sosa於受訪時表示,巴拉圭公私立中學提供各種課程,其中23%為高級職業學科,學生須依自己的興趣、學習動機及未來擬在大學就讀的科系,做出最好的選擇。
法國教育部於1月26日公布學校作息改革命令,增加星期三早上半天課,將其他四天上課時數每日減少45分鐘。這項作法引起許多國小教師不滿,並發動罷工與抗議。
俄羅斯聯邦2030年社會經濟長期發展預測報告指出,俄鄉村學校將整合為社會文化機構,不只具教育功能,同時肩負文化、體育和醫療服務功能。另根據「教育發展」計畫,鄉村地區的中小學網絡將有更繁複的結構,校本部和分校將結合行政功能和遠距教學系統。
一位稱職的老師除了對任教的科目有深入的認知外,還必需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除此之外他還必需以身作則,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然而德國的師資培育方式似乎還不足以造就這種全方位的優良教師。
卑詩省教師一直以來皆依照教學成果規定(prescribed learning outcomes)進行課程設計,但許多教師認為這樣的規定使每天的教學內容著重死記內容,反而減少學生探索、批判性思維的機會且難以更廣的層面認識學習內容。


[專欄] 練習問問題

文 / 潘彥宇


        台灣有一個上課風氣,就是很怕在課堂上和老師互動,或是舉手問老師問題,我覺得原因不是怕被冠上愛現的標籤,就是怕問錯問題而被其他同學嘲笑。如果你和老師互動很多,就好像你自認為懂很多,深怕同學們不知道你知識的淵博。而你也早就已經看過隔壁的同學在上課搶著回答問題時,因為答錯而被全班同學嘲笑的醜態,所以在答案沒有十足的把握前,你不會輕易地舉手。最好的辦法就是默默地躲在人群裡,老師在明我在暗,不要被老師點到回答問題;直到出現超級簡單的問題時,再慢慢地和全班一起講出答案。

        不知道這是不是現在學生上課的寫照,但這的確是我在升學的路上經常遇到的狀況。直到我遇到了我的高中化學老師,陳建廷老師。
        陳建廷老師讓我勇於在課堂上發言。其實他沒有做什麼,他就只是在對完作業的答案之後,問全班有沒有問題,不過他給了很長的待答時間,這時班上當然是一片沉默,老師望著同學,同學看看老師,再低頭看看作業,五分鐘過去了,沒有人發出一點聲音。之後老師終於說,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我們就繼續看下一個章節。就這樣,每次的作業時間,總會有五分鐘的漫長等待,老師看著同學,同學看著作業。而每次的我,都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心中想著,要不要舉手?怎麼辦上課氣氛好僵?好安靜的五分鐘?不然先問最難的一題好了?於是有一天我用心的檢查了整份作業,確定這一題是我不會的,而事先也問過很多同學,他們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這題,終於鼓起了勇氣,在檢討時間舉起了手。
        第一次舉手問問題的感覺令我印象深刻,就好像是你真的很想知道要怎麼算,你是一個單純求學問的角色,當下雖然知道同學間可能會上演,那些我內心中排練上百次的戲碼,知道全班可能對我投以異樣的眼光,但我豁出去了,眼神避開全班同學,就專心看著老師解題。老師講解完之後問,還有沒有人有其他問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漸漸的許多同學也開始舉手問問題,就這樣,原本只有五分鐘的檢討時間,這一次竟被拉長成維持一整節課的熱烈討論。

        其實我到現在為止也不懂這是發生了什麼事,但在許多場合中,第一個舉手問問題的人,似乎最需要龐大的勇氣和一個恰當的問題。而我在問問題的過程中也獲益良多,問問題解決了我上課時的疑惑,也讓我對課程內容更印象深刻,此外,一種不知道哪裡來的使命感,讓我在下一次問問題的場合中,沒有擠出一點問題來,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而為了問問題,我就必須要更專心地聽講,更深入的思考,直到我確定這次的主題沒有任何疑問,我才會放下心來。

        另外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經驗,是在研究所時期,有一對夫妻來中研院天文所訪問,兩位都是非常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所所長特別排了一個小時,讓同學們和兩位學者吃個下午茶,聊聊天。事前所長只交代了一句,好好地提出問題吧。而聊天的內容不外乎專業領域的討論、如何用功念書以及世界頂尖的天文研究計畫等等。會後我們在收拾教室時,所長才指出一件事:我們都不會問問題。他說既然人家是夫妻,也是頂尖的天文學家,又在這樣可以讓許多大學生問問題的場合,應該就要把握這個機會,問一些只有他們才可以問的問題,像是:夫妻在同一個工作場所工作會不會有什麼不便?兩位在職場的關係和在家裡一樣嗎?一聽到這段話,便覺得我們並沒有真的把握這個特殊的機會,好好地從這次聊天中,抓住機會來問,問出一些只有他們才會適合回答的問題。

        介紹了這兩個故事,都是影響我非常大的真實事件,前者讓我有勇氣問問題,後者讓我去想,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好問題。因此在去年的三芝教育營中,我就曾經把問問題寫成一個教案,希望學生可以在親自舉手問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求知的快樂,課堂上我舉出了兩個問問題的好處。        其一,要提出問題以前,你一定已經對相關的主題做了足夠深入的探索,才會有問題可以提出來,換句話說,當你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時,其實你已經對這個相關主題有了足夠的認識,其二,問問題其實就是一種對話,是講者和你之間的對話,你們之間不再只是單方面的講述,而是你也在表達你的意見,你告訴講者你哪裡聽不懂,或是你認為這裡你不贊同他。你們之間有了互動,有了溝通彼此意見的機會。當然,欣賞別人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時時當一個聆聽者,你可以聽到很多人的意見,你和他都在同一堂課上聽講,但你們產生的問題,你們的想法卻不一樣,這是一個吸收別人經驗的好機會,順便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

        既然我們是教育學程的學生,最後我想要討論的,是身為一個老師,我們應該要怎麼提振班上問問題的風氣?我認為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同學提出問題時,老師如果說,你問這個問題就顯示出你的程度了,這樣略帶譏諷的回答方式,雖然會贏得班上的笑聲,但學生虛心求教的同時,卻還要被老師嘲笑程度的落後,恐怕以後就不會有成績落後的同學敢在班上問問題了。

        老師應該要很能掌握課堂上學生問問題的氛圍,有沒有問到重點,會不會太多學生問問題,然後適時地把問題引導到原本上課的主題,如果同學問得好,也要適時鼓勵學生多舉手發問。這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需要很多的經驗與改進,才能將班上問問題的風氣帶起來。而將風氣帶起來之後,學生們學會的不只是知識,更是自主求知的心,這正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阿!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轉貼] 論大學生燒成績單的可能性 / 黃哲翰

全文轉貼來自 http://www.justaple.com/stapleViewer.html?id=fbafbbfe719511e2858540404112cf76

        前幾天我在大學的課堂上所看到的景象,讓我聯想起了前陣子台灣所報導的一則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新聞:中興大學提醒家長,未經子女(年滿20歲以上)的同意拆看成績單,將可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此外,有些學校在家長未徵得子女同意的情況下,也並不提供家長查詢子女的成績。
        對此,引出了網路讀者不少的意見。持反對意見者,有認為個資法不合理的、也有不少人主張父母付學費有權看子女成績、也有認為學生偷懶父母就該管的。持贊成意見者,則主要認為父母應尊重成年子女的隱私。

        我在此並沒有要處理這些正反意見,只是想以人們對這條新聞的反應做引子,談談幾件我在海德堡大學、以及周遭生活環境中遇過的景象。

        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老的大學,至今已進入第627年。它同時也是我們戲稱「德意志長春藤」的九所菁英大學之一,諾貝爾獎得主的人頭照可以排出一串來展覽,而曾在此任教過的、在各學科歷史上留名的大學者,也數得上一卡車。
        但這個學校的大學生,就我個人的感覺,他們的潛力素質不會比台灣的大學生(我所參照的對象是台北貓空大學與公館大學,這兩處是我個人所熟悉的)好到哪裡去。至於生活荒腔走板的程度,有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上課的、吸毒的、把骯髒餐具都直接塞進冰箱的、狂歡時把腳踏車從宿舍屋頂砸向樓下的、醉酒把廁所吐滿穢物還懶得清理放了幾天讓它乾的......
        然而他們整體上的學習成就,客觀來說,卻是台灣的大學生難以比擬的。平均起來,他們對課業的學習,稱得上相當專注。與台灣學生在外語能力上的明顯差異暫且不論,每門研討課上,都不乏出現對專業知識掌握得相當純熟的大學生(當然主要是高學年的,約可對應到台灣的大三到碩一之間)。這些課堂上的亮點學生,少則一、兩位,多則四、五位。就我看來,這些人的知識能力或許已不下於台灣的博士班程度,而在台灣的大學環境中,每一百人之中,可能還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

這是為什麼?

        前幾天,在我老闆的演講課上,他問大家,由於下週的課程時間剛好撞上這裡的年度嘉年華,是否大家下週還想上課?舉手投票的結果,有九成以上都想繼續上課。
        這不是個案。我所經歷過的這類投票,幾乎都是以壓倒性的多數贊成增加上課時數的。雖然我過去一直覺得上課好無聊喔我要在家玩小狗秉持著課業與休閒應該適度平衡的精神,都投了反對票。

        藉由這個片面的例子,我所要表達的不是「他們都是熱情學習的認真魔人」,這不是我所感覺到的。
        我所感覺到的毋寧是一種比較單純的態度。相對於台灣學生,在這裡的人們對於「學習」這件事並沒有太多奇怪的負擔,也沒有台灣那種彷彿是天生的對學業的微妙不屑感。對於感到興趣的事物,很直覺地會想繼續多聽點,這不是常人都會有的單純反應嗎?

        在台灣的大學裡,平時按部就班地學習彷彿是一種罪,會帶給同儕們一種微妙不禮貌的壓力。所以如果要政治正確的話,大家都必須在別人面前刻意抱怨學業繁重好累好煩、強調自己又不小心混了整晚導致考試範圍都沒唸完、然後在苦哈哈的哀嚎打屁中彼此諒解,以此來表明自己也是大學生活圈的正常份子,不小心得了好成績還得遮遮掩掩,被揭穿時還要無辜地表示自己其實也不懂教授的評分標準。

        因為,學習從來都不單純,它始終夾都帶著一些在我們人格的深層中拉扯出來的挫傷。

        這種拉扯,自我們幼時入學開始,便體現在家長期待與學生意願間的對抗、以及一種隱性的階級劃分上。學習這件事,精確來說,是用來劃分學生階級、定義學生自我認同、以及分配地位與資源的憑藉。因此,在我們的教學系統裡,評分是首要大事。我們必須嚴格把關、區分等級,誰都必須獲得對其學習成就「公平」、「等值」的報償。
        
        「公平」與「等值」才是台灣教育系統的基本精神。
        好學生與壞學生、成績好、成績中等與成績差,名校與普通學校,都必須涇渭分明,分毫也不能含糊。家長也隨時準備好在面對評分系統的失誤時,為兒女披掛上陣,為那一分半分的誤差來爭個公道。
        成績單就是最重要的階級憑證。怎麼能讓家長只因為子女「隱私權」這種小事就不過問呢?
        而身為學生,則多少都必須經歷過這樣的撕扯:被迫得在同儕中區分你我好壞、劃定圈圈、定義對方也定義自己、跟誰好跟誰不往來、甚至需要在師長大人們與同儕間選立場站。最後,依據這種隱性的階級劃分,最後分別進入不同的大學裡生活。
        故而,對學習保持距離,或多或少表達了大學生們對上述漫長的系統篩選之消極疲軟的反抗。在潛規則裡,認真用功的出頭鳥會是這個階級結構的共犯、是攀附既得利益階級的爪牙。因此,只要在離畢業還遠、離考研究所、高普考還有一段距離的安全領域中,大學生們會傾向禮貌性地避開「學習」這個敏感又感傷的話題,直到大家都不得不開始用功準備考試的階段——不是我自己想用功學習喔,而是因為現實所迫,要找未來出路。
        我們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一定要訴諸現實問題的逼迫,才能證成自己做出用功學習的決定,而不再有歉疚與不安。而這樣的學習,當然都跟考試綁在一起。
        至於單純為了學問的樂趣而學習、在課堂上追問老師問題、放假時還會上圖書館,始終是一種不能太過公開張揚的禁忌。那是大學中的少數天才、或是不會讀空氣的邊緣份子才能放膽享受的奢侈。
        我們看到有太多人,就這樣把自己界定於學習之外,認為學習是只屬於好學生才能做的事、而讀嚴肅一點的書籍是專屬於知識份子的高級興趣,而與現實人間無關。學習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事,這彷彿只是教育者不切實際的理想。

        台灣有些大教授總喜歡找機會批評學生不用功,我認為,這是一種既不嚴格、漫不經心又隔靴搔癢的批評,往往滿足了他們自吹自擂的虛榮心(但他們有些卻稱得上是學院溫室裡的老草莓),卻並沒有著眼於被綁定在「學習」上的那些實存問題。

        因為在上述學習背景中長大,讓我剛到德國大學時,感受到非常鮮明的反差——這是一個把「評分」這回事看得非常豁達而淡然的世界,「成績」也不是一種透過嚴肅儀式下頒佈的權威產物。
        「隨便就給最高分,這麼灑脫,這樣真的好嗎?不是應該都要裝裝樣子給個不太高的分數嗎?」
        「隨便用鉛筆在影印廢紙背後簽寫的成績證明,真的有效力嗎?」
        「成績證明上課程名稱寫錯了,要學生自行塗改就好,這樣不違規嗎?」
        諸如此類,這些都是我當時初體驗、或看到課堂上同學的情況時,所產生的疑問。

        我們大學修學分的方式和台灣有極大的差異。我們在這裡沒有「選課登記」這回事,而是自己依照學程需要,安排去上那些課,然後在學期初或學期末,去找授課教師談,看看我在這個課需要幾學分、要怎麼拿。
        各學院都會公布學分的公定價目表,例如:定時出席3分、口試2分、筆試2分、小論文2分、課堂報告1分、學期報告5分......等等。如果我在這門課需要10學分,就和老師談,看怎麼湊足,例如出席3分 + 口試2分 + 學期報告5分,這樣湊滿10分。
        如果這門課我上了一半,覺得太無聊,可以直接不去聽。因為沒有「選課」這回事,所以也無須「退選」,也不會因此被「當掉」。不交作業不考試,這門課學分不拿了,換去別的課拿就好。
        當然也沒有「二一」這回事。你如果在一門課得到不及格的成績,自己回家含淚把成績證明偷偷燒掉就好,然後再去別門課收集一張及格的,繳給系秘書室,作為畢業審核用。
        拿學分的期限也很寬鬆。在授課老師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你可以在上完課一兩年後,突然想:「不然還是拿一下那門課的學分好了。」隨時去找老師,交上作業或請他給你考試,你就有學分證明了。

        我們哲學系有個講師,學生問他有無繳交作業的期限,他回:你十五年後再繳也可以,前提是我還在這個大學裡。
        在這套系統下,原則上沒有硬性的修業年限,所要求的是學生高度自主,他必須明確地為自己的學習項目與時程做好規劃。各系所也都有學業諮商者,學生很常需要去找他們商談自己的學業規劃。每當學期初與學期末,在每週開放的諮商時間,總是能看到學生大排長龍。

        以上是對學士/碩士修業的情況(當然,不同學院的學程會與上述有些許出入,特別是學位綁定國家考試的,修業限制會嚴格點)。至於博士研究者已被視為一個獨立研究者,而不再是「學徒」,所以大部分學院對於博士研究者並無規定修課的義務,我們主要專注在自己的研究與論文寫作上,若自己有興趣、有需要再去聽課。

        這樣的授課與評鑑的系統,依照傳統德國學院的理想,屬於「學院自由」的一部份。前幾年,德國大學為了和國際接軌,做了大幅度的改制,同時也開始寬鬆地限制修業年限,乃至於要求上課出席率之類的。但這個改制始終遭受學院傳統聲音的批評與不合作。
        我老闆的立場是堅持維護傳統學院精神,不遺餘力地反對新學制,講課時有機會就拿新學制來酸一下。在一門課,有學生下課後問他:「您都不點名,這樣我們怎麼拿修課證明?」(他只需要修課的出席證明,而不需要成績。)我老闆便在下一堂課公開宣布:「我的想法仍是老派的,我認為點名違反了學院自由,我在這裡向您說,只要您告訴我一聲,您不需簽到,我就會給您修課證明。」頓時台下全體敲桌喝采。

        然而台灣人也許會問:這樣學生蒙騙打混怎麼辦?傳統德式學院的回答會是:大學生是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學院不能為他決定、也不能替他負責。

        當然,相對於德式學院,台灣的學院始終都必須負起上述那些看顧小孩的責任,大學只是幼稚園、小學與中學的延伸;這種壓力不只來自家長,也來自社會,包括學生講話不禮貌時要趕緊主動向社會道歉之類的。
        如此「責任制」的學院,表面上所擔負的是教養責任,就其「下層結構」來看,其反映的更是一種「公平」且「等值」的評鑑系統,擔負著有效率地區分階級、界定認同、分配資源、決定獎勵的社會責任。(現在它連自己都下海成為了評鑑系統中的評鑑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社會便很難單純地去談對知識與學問的追求、更難不帶芥蒂地去談對學習的樂趣。

        上上週,我在電車上聽到身後兩位小女生的談話。她們看起來約十一、二歲上下,聊著聖誕節從阿公阿嬤那裡收到的禮物有多奇怪。聊著聊著,就聊到接下來放假在家要做什麼。其中一個說,看書啊。另一個說,喔,我要繼續學英文和拉丁文,然後開始講起學習的內容。她們是如此稀疏平常地聊著,把那些學習內容講得如此輕快。
        這些裡面沒有夾帶禁忌、不是要消極抗議的對象、沒有埋著那些撕扯著人格的傷痕,以至於令我訝異它是如此乾淨,像當時窗外雪原上的積雪。我幾乎不曾在台灣學生的閒聊中聽到這些關於學習內容的話題——除了考試完互相對答案。我背對著她們默默偷聽,直到她們下車。我想,等她們長大成年,她們的爸媽應該也不會拆看她們的成績單。

        就算想拆看,她們也能先燒了它。

*2月3日補註:
        寫這篇文章,著眼於突顯台德對比,藉此描繪台灣學習氣氛裡的某種內在結構。因此文章沒有太多空間去著重於「平衡報導」,我挑選出來的例子,是我認為鮮明且具代表性的,足和台灣對比出明顯差異的。對我而言,做到這一點,這篇小文的任務就達成了。
        也許有不少讀者讀完文章,會對德式學院產生某種「烏托邦」的想像;確實,這樣的烏托邦是德國傳統學院精神一貫秉持的理想,因此實際上也獲得了相當的實踐,這是台灣的學院所沒有的。特別是海德堡大學一向驕傲地自詡為德式學院精神的掌舵者,在這裡看到的個例往往就更加鮮明。

        當然,對學生普遍而言,在德國大學的學習還是免不了各種關於畢業、出路甚至社會期待的現實壓力。但是這樣的壓力,與台灣相較,鮮少涉及到人格深層的糾葛與拒斥,而比較客觀地像是人們可以自主選擇接受的、有挑戰性的任務。面對這樣的壓力,師生們的想法會是這樣:如果你自認不行或沒興趣,為什麼不換跑道呢?而換跑道的可能性始終是很開放的,休學、轉系、轉校是常態,基本上也不造成什麼負面觀感。教育資源分配平均、選擇性開放多元,是支持著這種自我負責的學習精神的制度基礎。
        據此,學習和壓力是分不開的。只是我們應該去探問,壓力的來源是什麼?是來自於學習本身所具備的挑戰性、還是來自於其他因素?來自於學習本身的壓力,通常不會耗損我們對學習的單純興趣,但其他的壓力卻會。藉由本文,我的重點不在於主張「沒有壓力的快樂學習」,而是希望去探問「客觀而單純的學習」的可能性。通常,學習的快樂不在於沒有壓力,而是在於客觀而單純地克服了挑戰:打開了自己原先僵固的視野、知道了原先所不知道的、弄懂了原先所不懂的、學會了原先所不會的。

        能清楚地分別這些、並且自我負責地決定、學習、進而思索,我們才能開始談論人的「自覺」,乃至於「啟蒙」、「溝通」甚至「批判」。一個社會健全的公民意識,往往能在其學院精神裡找到它的根源。一個只以區分階級、分配資源、職業訓練和論文製造為己任的學院環境,只能自絕於上述聯繫之外,同時讓整個社會僵固、枯竭、崩壞。

[新知]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

整理/柯俊如
        來瞧瞧這幾日剛熱騰騰出爐的師資培育白皮書吧! 本文只是簡單的整理,推薦各位直接看本文會有更仔細的了解。
   
        民國83年起,師資培育政策從師範體系為主的計畫式、公費制、政府分發的培育制度轉為儲備式、自費式、檢定甄試的多元培育管道。「師資培育法」使各大學校院皆能培育中小學師資,使學校文化因為來自多元管道的師資而更顯豐富,民國91年通過的修正案則透過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確保教師素質。
        民國102年,配合政府再造,教育部創設了「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並擬定「師資培育白皮書」。這次的師資培育白皮書以「培育新時代良師以發展全球高品質的教育」為願景、以「師道、責任、精緻、永續」為核心價值,發揮社會典範精神、致力帶好每個學生、用心提升教育品質、熱切傳承與創新文化。

[現今教育環境]
        當前,師資培育面對的是全球化、知識爆炸、終身學習、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
        全球化下,教育的對象將跨越地域和年齡限制,教育過程的核心應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學習如何學習,方能成為終身學習者,而教育目標亦應使學生有能力成為全球社會中的世界公民,要善用資訊設備加強多元文化素養和外國語文能力。
        面對高齡化,師資培育應能符應社會需求,開設成人及高齡者教育相關課程;面對少子化,一方面,超額教師增加,另一方面,家長對於教師的要求提高、並產生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未來應平衡師資供需、落實獎優汰劣,重新規劃公費生培育制度以吸引優秀學生投入教師行列。
        另外,由於社會變遷快速,不僅家庭結構產生變化,在網路和流行文化的影響下,都使新世代學生的成長過程和思考模式不同於以往,師資培育亦應有所調整,加以校園霸凌、體罰、教學不力等事頻傳,可見師資形象需要重新再造;越趨M型化的社會則使偏鄉地區學生教育、新移民子女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及特殊教育成為關注重點。

[師資培育面臨的問題]
1.幼托整合後,如何兼顧培育教保員和幼教師的共同核心專業知能。
2.大約85%的身心障礙學生安置於普通班或普通學校特殊班,教學現場需要的是能夠跨障礙類別授課的教師。
3.雖然有教育優先區政策,且明訂公費生應以進入偏遠離島地區教學為優先考量,但是教師留任意願有待強化。
4.國民小學採包班制,擔任導師機會很多,必須負責跨領域教學,需加強學科教育。另外一些小學教師因班級經營能力不足、不擅與家長溝通,面對程度與背景差異日益加大的學生及其偏差行為,常力有未逮。

5.中等教育師資方面,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的專門學科專業相關科目及學分數較少,導致專門學科教學能力較弱的中等學校教師,而少子化下配合學校教學調度,將需要具備更多專長的師資。另外,因應社會對於學生全面學習與發展需要,需要多元評量的能力。
6.中等學校階段的學生處於青少年期,面臨身心快速轉變、第二性徵成熟、對於異性的好奇、未來的升學或就業抉擇,將產生性別平等教育與生涯規劃的需要。
7.中小學教師聘任以學校為主體,教師除非應聘為校長或主任、因學校減班成為超額教師,或因個人因素申請調動,不然都會留在同一個學校,長久將導致學校文化與教師文化停滯,並造成教師人力斷層的問題。
8.大專教師在碩、博士養成過程中僅偏重研究能力的訓練,再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入學機會增加,大專生素質差異度較以往為大,學習動機與態度也相異,大專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具備更多教育相關知能。

9.教育實習雖包含教學實習、導師實習、行政實習及研習活動,但實習學生常忙於各項學校活動與行政實習,未真正經濟教育理念和知能。
10.實習成績評分標準無明確規範,且缺乏實習機構品質保證的機制,加以實習機構各自提供不同實習內容,導致無法保障學生透過實習能獲得一致的應有能力。
11.初任教師雖修畢職前教育課程,且有教學實習與教育實習,但初任教職時,會有學校生活適應、教學發展、班級經營、親師溝通等問題,另外,初任教師在教學實踐上需要與同事對話,在教學研究與教材教法研發上,亦需要資深教師給予指導。在此導入階段若相關支持系統不健全,初任教師易受挫折。
12.教師成長活動未能緊扣教學現場專業發展,造成教師追求學位學分的進修,忽略教學現場專業的發展,且一般研習機構及中小學辦理專業成長活動,大都偏於認知目標,未及於教學態度、教學決定或批判反思等目標。

[師資培育欲追求的教師圖像]
[師資培育主要規劃方向]
        建立教師專業標準作為多元師資培育政策的依循,未來師資培育政策將整合分析「學前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就職前教師培育與在職教師各進階專業,擬定專業標準、專業表現指標、檢核重點
及相關配套工具等,以落實師資生特質遴選及輔導機制,精進師資培育課程、教育實習及教師資格檢定,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 除了師資職前培育,還要包含師資導入輔導、教師在職專業發展與相關支持體系。
2. 師資培育的網絡不僅是師資培育之大學,更要納入中小學的培用策略聯盟。
3. 職前培育除了教育專業學分,更要強化學科教學能力以及師道涵養。
4. 師資培育的對象不僅是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師資,也擴及大專教師、學校教育的相關專業行政者。
5. 師資培育的過程不僅是多元與獎優鼓勵,也要兼顧專業控管。

[職前培育]
1.強化師資培育大學與實習機構的夥伴關係、教育實習指導教師與實習學生的指導關係、教育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學生的輔導關係。由教學專業經驗豐富的大學教授或教學現場教師擔任師傅,帶領師資生以個別教學指導方式,進行典範經驗傳承。
2.現行師資培育課程缺乏教育專業養成潛在課程,未來將在原先的「普通課程」內,設計有關「師道文化」課程,強化師資職前潛在課程內涵。另外,為培育師資生教育愛與關懷弱勢的人格,師資培育之大學應輔導師資生於畢業前至偏遠學校或社會福利機構(如育幼院、老人安養機構等)進行以集中式為主之志工服務至少一周(至少四十小時),並完成服務學習報告。
3.師資生應具備各項議題融入教學的能力,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可融入生命教育、品德教育、性別教育、人權與法治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新移民教育、國際教育、媒體素養教育、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安全與防災教育、觀光休閒教育、海洋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理財教育、消費者保護教育、勞動教育、藝術與美感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另類教育等新興議題,也應逐步推動雙領域/學科專長的培育制度,強化教師多元評量能力,使其能針對不同的學科性質進行多元化的評量,有效瞭解學生學習成效。
4.特殊教育師資必須具備身心障礙各類障別教學能力,以因應不分類資源班各類障別學生的學習需求。故特殊教育師資生必須具備課程調整、多元評量、自編教材、自主學習、多層次教學、協同教學、解決問題等專長能力,
5.為精進現行教育實習制度,可推動先檢定後實習,研議教育實習年限延長為一年,界定教學實習、導師實習、行政實習與研習內涵等。
6.為評估教育實習機構是否符合專業發展學校條件,建立專業發展學校認證標準與作業程序,對通過認證學校頒發專業發展學校證書,給予高於實習輔導機構的補助金額,激勵學校進行優質師資培育的動機。

[職後培育]
1.考量教師生涯發展階段(探索與建立期、轉化期、成熟期、精進期)的需求,依其所處階別不同,規劃指定與增能研習課程與時數,以提供教師生涯進階專業發展,引導教師逐階遞進地持續學習,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初任教師整體教學表現,到校服務二年內,每一年應接受總結性教師評鑑,評鑑內容應結合各種初任教師輔導表現與紀錄,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教師進修與研究、教師專業態度與精神等層面,進行書面資料蒐集與教學觀察等評估。評鑑結果將送教師評審委員會依法審議是否續聘。
3.實踐本位的教師學習 : 教師主動地進行教學省思,做為不斷改進教學與專業成長的依據,並與同事在信任合作的氛圍下,進行專業對話,或本於教育問題的覺察,進行行動研究,或為提升課程與教學品質的需要,加強教材教法的研發。實踐本位的教師學習並不純然為個人主義,有必要佐以教師支持與輔導機制。雖然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實踐與反思可視為單獨且具高度個人主義,但也必須透過和他人的溝通和對話來提升。
>>>教師與同事在年級或領域時間內進行的專業對話有詳實紀錄者(含書面文件、錄影、錄音),及教師進行教學觀摩,能登錄為教師義務進修的時間。
>>>比照大專教師申請國科會計畫制度,提供中小學教師申請與增進教育實務有關的專題研究,其研發或研究成果有出版價值者,學校、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或國家教育研究院應將研發成果出版並進行適當的推廣。
4.透過交換教師,教師可傳播有效的教學經驗,交換班級經營與教學心得,獲致不同專業成長經驗;透過教師輪調制度可使教師增加見聞,瞭解與體驗各校不同的組織文化與辦學特色,也使教師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不同學校的教師與行政人員。
5.促成教育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專業化,使其能更有效的支持教師教學工作,並排除不當干預。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專欄] 美國亞裔移民家庭教育--虎媽與吳信信

文/ 柯俊如

 2011年,全世界都為了哈佛小子林書豪狂熱,不只因為他的球技、亞裔血統以及灰姑娘大翻身的神奇經歷,更因為他謙虛、不居功的態度,許多人都對豪小子的家庭教育感到好奇不已,他的父母因而也成為報導的焦點。

近年來同樣掀起各地關注的一本書—虎媽的戰歌,則是揭露「中國媽媽」如何教育兩名女兒成為鋼琴和小提琴神童,不過書中描寫的一些手段引起西方反彈,進而燃起中西教育的爭論。

兩個美國亞裔移民家庭同樣受到華人傳統教育影響,雖然有共通點,卻也有不少相異點,本文即根據虎媽的戰歌一書及林書豪的相關報導、訪問、書籍,探討華人傳統教育觀念對美國亞裔移民家庭教育產生的影響。

[華人傳統觀念下的教育共同點] 

(1)華人傳統權威型教育的再製—高期望、高支持 

虎媽蔡美兒和林書豪的媽媽吳信信都採取高期望、高支持的權威型教育。高期望展現在信念上,就是強調勤勉和努力,出於對孩子潛在天分的相信,認為勤奮學習才能使天分獲得最大發揮,進而改善環境不利的條件;高期望展現在手段上,則是強調基礎功和紀律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虎媽為女兒選擇不斷練習就能升級的鈴木教學法鋼琴班,並總是利用下課時間、出外度假的每分每秒讓孩子練習,希望他們透過不停練習來突破極限;吳信信在訪談時,則多次提到籃球基礎功很重要,另外她會在林書豪成績下滑時,減少他打籃球的時間[1]

這樣的高期望雖然造成虎媽母女間衝突不斷,但是女兒也在突破自己潛力的過程中增添自信;而林書豪則因為養成自律的習慣,在哈佛總會盡早安排所有行程、提早完成作業,並希望自己能盡力兼顧籃球和學業成績[2]。不過,虎媽的女兒曾質疑這樣的高期望只是為了媽媽的名聲而已,而林書豪則因為將父母的高期望內化,形成過重的自我要求與壓力,甚至曾經想過要放棄打球。

高期望帶來的負面影響,常常因為中國父母同時付出的高支持而減輕。虎媽和吳信信都非常重視家庭,願意為孩子付出最好的,而且不論順境或逆境,總是陪伴著孩子,因此,子女雖然會感到煩[3]、希望自己能更自由[4],但是他們了解母親為自己付出多少,也知道這個家庭裡充滿了愛,於是會自發性地展現孝心[5]

像是吳信信就被林書豪形容為球隊媽媽,總是接送他們去各處練習和比賽,並在籃球隊裡擔任義工媽媽,表達對林書豪的永遠支持。虎媽則是一直陪著女兒上課、督促他們練習、四處找好老師、安排各種演奏或練習機會,毫不吝嗇地投資女兒的學費、琴費、旅行費,Amazon書評裡就有人說,依照虎媽的投入程度,可能她自己都能去比賽了。

(2)身為「亞裔移民」而特別強調的華人價值觀—未雨綢繆、學業至上、謙虛

林書豪的父母、虎媽的父母以及虎媽同樣是美國的亞洲移民,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透過用功念書、取得學位和工作,才能在美國社會立足,因此會特別珍惜得來不易的現況,並強化中國人未雨綢繆的觀念,認為為了未來,孩子應該要趁小培養技能和習慣,且學業成就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

像是虎媽一再強調自己這麼吃力不討好,都是為了女兒的未來和避免蔡家富不過三代;吳信信也說,職籃路競爭激烈,如果受傷不能再打籃球,必須要有其他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因此林書豪不能荒廢學業,從小就是先做完功課才能打籃球。這也影響到林書豪對自己未來的想像,他不會將未來侷限在籃球的道路上,而是希望自己的生涯規劃能結合經濟學、社會學、籃球和宗教。

另外,身處異鄉的他們,為了不忘本,會重視「中文」以及傳統美德如謙虛的教育。林書豪曾表示謙虛來自於父母的再三教誨,但也和宗教及親身經驗[6]相關;虎媽則說謙虛是父母傳承下來的美德,不過謙虛的前提是「成為第一名後很容易驕傲」,因此她更強調的是「先成為第一名」,未著重女兒謙虛表現的描寫。

[中國傳統觀念下的教育相異點]

在上述這些共同點之外,也可以看到很多相異點,不過這些相異似也是出於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主要分成性別差異和亞裔家族意識論述之。

(1)性別差異的影響 

雖然世界各地都有男女不平等的情況,然而儒家傳統強調的倫常、三從四德等觀念,使母親同時受到外在規範和內在自我要求,也會因此對女兒和兒子產生不同期待。

a.移民家庭對母親的性別期望 

虎媽沒有兄弟,父母將她們三姊妹當成男孩來期待,要做苦力、也求功名,但是她們長大後仍要面對為人妻、為人母的傳統社會要求。既然挑選的婚姻對象不符父母期待,面對家庭教育時,虎媽就特別強硬的扛起責任,要使所有人承認在她的東方教育下,家庭非常美滿、女兒前程似錦,不會因丈夫是西方人而有所影響。她的丈夫則出於西方文化下對個人的重視,不會特別干預她,加以他們的生活圈似乎少有其他中國家庭,於是虎媽只能進行「寂寞的中國式教育」,不了解並非所有中國家庭的教育都像他所經歷或實施的如此嚴格。

在林書豪的教育過程中,爸爸林繼明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喜歡和孩子打球的感覺,決定從小帶孩子去打球,也就培養出兒子的興趣。媽媽吳信信出生於台灣,受過「以夫為尊」氣氛的薰陶,而不會認定這項父子都愛的運動沒有意義,當東方親友圈質疑這樣的教育不好時,也會接受「他爸爸愛打球所以會影響兒子嘛」這樣的想法,不會形成阻力。

b.對孩子在課外活動上的性別期望 

虎媽為子女選擇最困難、最需要磨練的鋼琴和小提琴,就是希望能讓女兒更有素養和氣質,並能吃得苦中苦,未來有機會登上舞台和參加比賽,至於網球比賽既沒有贏的機會,又沒素養,因此不適合女兒。另外,由於女兒和自己都是女人,虎媽認為自己的想法和曾經歷過的辛苦,女兒應該也能接受,故她的安排非常絕對、不容女兒質疑。

林書豪曾說到小時候曾被逼著練鋼琴,但是因為自己沒興趣就放棄了。吳信信不會壓著林書豪練好鋼琴,可能跟男女應做什麼的刻板印象有關;而她會讓林書豪打籃球,是因為看到兒子打籃球時很快樂,並非有計畫的要打入NBA,這或許跟東方教育下男生受的限制比女生少[7]有關,母親也會因為兒子的教育和發展本來就不同於己,在態度上會較為自由放任。

c.權威信仰的需求

華人傳統社會裡,女人說話比較沒有地位,因此會信賴權威,並積極維持和權威的關係,像是虎媽遍尋名師指導女兒,並在露露被權威指正時支持權威;日常生活裡,虎媽則總是假他人之口對孩子提出要求(如「婆婆不會喜歡你這個講稿」),或是以和他人比較、誇張的羞辱(如「沒用的垃圾」)、等價交換(如「你之前…我現在為什麼要…」)等方式營造出自己的權威。

林書豪的家庭裡,則因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吳信信不需要尋找和建立權威,也就較少人為的壓力和比較,加上他們相信上帝決定了所有的因果,因此孩子和上帝的關係良好比他人看法更重要,而不會出現虎媽式責罵。

(2)亞裔家族意識[8]

家族血脈及門風傳承是華人文化中很重要的核心概念。虎媽身為來美第三代,應看過不少西方教育下提早放棄自己的孩子及咬牙挺過來的東方家庭,擔心身為混血兒、處於西方社交圈又擁有優渥生活的女兒會忘本、應驗「富不過三代」,虎媽堅持採取極端的中國式教育,讓女兒提早社會化,在童年時就面對不帶親情溫暖的能力衡量。

至於身為擁有標準東方面孔的來美第二代林書豪,必須和父母一起對抗種族歧視,較能諒解父母的苦心管教;他在球隊裡,也會遇到其他受到歧視、家庭不幸的孩子,而不會像虎媽的女兒容易將自己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進而要求更多自主空間。因此,林書豪的父母比較不會擔心他忘本或敗壞家族,在教育上的嚴格程度也就比虎媽輕微。

[結論] 

藉由上述分析,可以了解中國傳統如何影響亞裔移民的教育,及其展現出的異同之處。吳信信和蔡美兒同樣採取高期望、高支持的權威型教育—他們要求孩子要努力勤勉、嚴守紀律以發揮潛力,同時投入大量心力陪伴子女,另外,身為移民的他們會特別強調未雨綢繆、謙虛等傳統美德;不過,中國傳統下不同的性別期望,以及社經環境對家族凝聚的衝擊力度不同,也使他們在家庭教育分工、課外活動選擇、權威塑造的來源、對子女的嚴格程度各方面有所差異。

雖然僅根據兩個個案所做的分析必然有偏頗存在,然而對現象多少能發揮解釋力,且透過這樣的比較分析,亦能更意識到中國傳統社會確實對教育模式存有影響力,進而探索中國教育的特色及可以修正或融合他國經驗之處。

[參考資料]

1.蔡美兒,2011,虎媽的戰歌(台北:天下文化)。
2.郭及天、Cocoapie,2012,林書豪的故事(台北:商周出版)。
3.艾倫.葛歇爾,2012,豪小子:林書豪不可思議的崛起(台北:尖端出版)。
4.林書豪與母親吳信信談成長過程,Good TV真情部落格,http://www.youtube.com/watch?v=v7qwFXTLNxc,2012/05/05。
5.一個移民的夢想在他的兒子身上實現,Dana O'Neil,ESPN.com,
http://sports.espn.go.com/ncb/columns/story?columnist=oneil_dana&id=4730385,2012/05/05

[1]林書豪高中時,有一次數學拿到A-,吳信信就打電話給教練不讓他打籃球。
[2] GPA維持在全A或只有一科B,以及SAT2200分以上。而在高中時,林書豪確實拿下SAT2300分,並擔任高中校刊the paly voice編輯及加州參議員Joe Simitian助理實習生。
[3] 虎媽的二女兒露露曾說:「我就是要你放棄我!」
[4] 很有趣的一點是,兩個家庭都有出現長次情節,大的孩子比較乖、比較好教,第二個孩子就比較皮、比較愛辯、更加崇尚自由的生活。
[5] 虎媽的大女兒蘇菲亞就主動在紐約時報投書替媽媽平反,而林書豪則在各種重要場合都會邀請父母參加。
[6]驕傲是七宗罪之一,且他自己曾在高中時因為驕傲而錯失和隊友合作、認真練習的經驗。
[7] 像是女生不能玩得像個野孩子、要端莊氣質、不能在外過夜、要慎選朋友等等,對於籃球員而言必是很大的限制。
[8]亞洲人處在外地應如何自處的信念

[中學教育新聞] 2013/2/10-2013/2/16


台灣孩子缺乏選擇技職的權利,除了來自家長的壓力,國中輔導機制長期「偏食」,相關教師缺乏技職經歷也是重要因素,很多職校想進國中宣傳,連大門都進不去。
大安高工教務主任曾騰瀧表示,因興趣選讀技職的高分群學生常見兩種特性,包括學習主動性強,以及未來在業界跨界性強。
台北市大安高工學生闕廷伊,因為畫圖興趣,捨棄北一女中選擇進入技職體系,她說,讀高職不像大家想像中輕鬆。
技職教育重視實作技能,但升學制度卻仍以紙筆測驗為主,難以凸顯技職特色;考試方式僵化、缺乏鑑別度,也長期為學界詬病。
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的最大特色,因此必須兼顧理論與實務。而一般教師是學術知識的來源,業師則是學生通往業界的橋梁,在雙師制加乘下,才能真正活化課本知識。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明星學校特色招生將自辦「小聯招」。教育部次長陳益興昨天指出,基北區、桃園、竹苗、中投、彰化、台南與高雄七個區將辦特色招生,除基北區自辦特招,其他六區將聯合辦理、同一天考試,擬委由心測中心命題。
因應12年國教實施後,高中職學生程度差異可能拉大,老師更需要差異化教學,教育部昨天指出,近9萬國中、高中職教師明年7月底都要完成差異化教學3小時的研習。
教育部昨天公布黃金10年「師資培育白皮書」,首次規畫提出「交換教師」制,讓老師到他校交換1 學期或1學年,激發更多教學火花,最快明年8月就找10到20校先試辦。
教育部在2013年的農曆春節前夕,宣布將發展為期4年、全面性的「數位學習推動計畫」,強化網路頻寬和無線網路等基礎環境,透過建立新的教學模式-「發展數位康健學校」、「推動磨課師(MOOCs)計畫」,扭轉以往老師上課講很多、學生學習時間少的教學方式

電影「3個傻瓜」台灣版,花蓮縣立自強國民中學老師焦元昌帶領學生自製小型無人飛行載具搭配相機,成了救災最佳助手。
模仿聯合國議事規則與開會議程的「台南模擬聯合國」昨天在南一中登場,全程以英語發言,有些去年曾參加過的「老鳥」侃侃而談,第一次參加的新手,也不遑多讓。學生還組成記者團,將把3天的採訪內容印成刊物。

人的大腦天性是愛學習的,如何幫孩子的大腦鍛鍊出好的神經連結,激發他的學習動機?四大學習策略幫助孩子練出好腦力。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專欄] 國際書展中,我們學習

文/柯俊如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書展於1/30到2/3在世貿中心舉辦,今年已經是第21屆了。書展不只是動漫展,也不只是個購物中心,事實上書展有許多講座和展設,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書商。在書展中,以學生或是老師的身分,可以學習到什麼呢? 

國際化體驗
        書展通常會搭配一個主題國,專門介紹當地特色,今年是比利時,便有比利時另類漫畫、新藝術建築以及法語、法文區出版狀況等的介紹,一些出版社也會邀請外國作家來進行對談或演講。
       今年書展,在比利時皇家學院法語文學研究院執行秘書雅克.德.德克爾(Jacques De Decker)的介紹下,便能快速了解比利時處於日耳曼語系和拉丁語系的交界處,故在作品情節安排或是字詞的使用上都充滿了妥協,而比利時文學的發展也深受鄰近諸國國際關係的影響,並選擇法國文學界不重視的領域發展,因此比利時的偵探小說、奇幻文學和漫畫才會如此豐富。
        除了提供一個接觸外國文化藝術的窗口外,講座內容往往會涉及當地的歷史發展以及世界重要事件,學生很可能因此加深印象或對社會科的學習產生興趣,甚至開始思考台灣置於世界脈絡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亦可能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第二外語的動機,或是在現場直接檢驗自己第二外語的聽力,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學校所學確實在生活中能發揮作用。

產生多元興趣
        中學教育的升學壓力使學生關注的書籍往往限於休閒娛樂性質的小說、漫畫,或是和學習內容有關的讀物。在書展,由於有大量且各種語言、文類的書籍擺放在周遭,加上有促銷活動的刺激、現場作者的分享及簽書活動,都可能讓學生開始注意到不同類型的書籍,從中發現到自己不一樣的興趣。
        舉例來說,一場傅柯與犯罪學的講座,看起來生硬,但由講者對這本書的介紹,卻能帶著學生將學生運動、哲學、人權、監獄、法律等議題串聯起來,加上這種議題沒有標準答案,亦無同儕眼光和教師期望的施加,故在現場可以發現不少學生都踴躍發言,不像是一般人對於東方學生在教室裡的刻板印象。
        另外,韓國作家孔枝泳希望透過故事讓讀者經歷主角的人生和內心,彌補社會新聞光靠一剎那的鏡頭對於人的解釋,讓人以愛看待社會角落中的黑暗,從這個角度來談論死刑;王丹和馮光遠則進行了一場青年與政治的講題對談,發表對於近幾日學生社會運動的想法;法籍越裔漫畫家克雷蒙‧巴盧則長期關心人權與移民議,2011年以作品《Quitter Saigon撤離西貢》獲得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世界大同獎(Le Prix Oecuménique)」以及「Melouah Moliterni 獎」,他也將會在台灣停留一個月採訪越南移民的故事,找出越南人今昔出走的原因。
        這些都是現在及未來十分重要的議題,但課本可能沒有足夠的討論篇幅,或是無法配合時事立刻更新,透過書展中的這些講座體悟,學生可能能因此開始深思這些問題,進而主動將這些與課堂所學結合。

生涯發展的想像
        許多學生可能都會質疑自己讀書是為了什麼,以及不解自己未來的方向,常常會有人有藝術或是文化產業方面的夢想,但卻往往隨著一般的學校排名或職場排名,最後選擇了自己不見得非常喜歡的道路。在書展,就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生涯發展方向,不論是漫畫、設計、文學、行銷、公職、外語,都有相關的書籍展示區及活動區,學生可以因此認識前輩、向其詢問,或是因此產生更完整的未來想像,都將有利於不同生涯方向的抉擇。

        台北國際書展有提供學校團體入場券優惠專案,日後若有時間也有意願帶同學逛逛書展的老師們可以考慮看看喔。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活動] 第5屆史懷哲教育服務計畫開跑!!! part3 三芝營的課後生活


文/ 地理科 陳柏安(第二屆三芝營生活長)

  當三芝國中的學生們陸續回家之後,來自台大教育學程的這群老師也就變回了原形,各個恢復成活潑好動的大孩子模樣。難得來到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當然要好好來享受這美好的生活。三芝營的課後生活十分地精彩,就讓我來替大家做個簡單的說明。

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團結力量大

  台大教育學程的成員來自數十個科系並橫跨大學部及研究所,加上缺乏合適的共同使用空間,因而彼此間的連結相對薄弱,往往在課堂結束後便一哄而散。
        然而,在三芝營隊裡,對教育有熱情及理想的夥伴們會在此相聚,並且能和各科的成員朝夕相處並一起同甘共苦,進而建立起超強的革命情感。不論是在準備教案及教具、討論與切磋教學經驗、分享彼此的教育理念等,都能讓每個人心中那股對於教育的熱情更加強大茁壯。而當彼此熟稔之後,縱使三芝營結束了,開學之後也可以相約一同修習教程的某幾門課,或是交換課程的情報,讓彼此間的友好關係不至於消散。甚至在畢業之後,在三芝營認識的好朋友也可以組成讀書小組一起來準備教檢與教甄,正式進入教育現場後也可以繼續分享彼此所在學校的資訊。
        簡單來說,參加三芝營對於往後走教育這條路將會有莫大的助益,因為我們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即便最後不走教育這條路,多認識幾位優秀的老師也是件很棒的事。

三芝夜未眠

  在三個禮拜的營隊裡,每天晚上都可以非常地精彩。舉凡最初的手忙腳亂、後期的成果籌劃,以及在這其中的休閒玩耍聊天打屁,都會成為十分難忘的三芝夜生活。桌遊跟殺手是我們最常玩的優質活動,三不五時還可以穿插溫馨感人的慶生,而這些都會變成生命當中令人感到回味無窮的美好回憶。除此之外,由於當地距台北都會區有一段距離,光害相對小上許多,加上夜間常常是雲淡風輕的好天氣,春季大三角、北斗七星、牛郎織女、天蠍座等長掛高空,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而又美麗的夏季星空饗宴。即便是觀星的門外漢也無妨,因目前的智慧型手機便可輕鬆下載星空軟體,可讓一般人能夠快速地體會星空的奧妙。
  
樂活三芝

  除了彼此交換教育情報、夜間歡樂開懷之外,三芝營的課後生活還有一項非常優質的活動,那就是到處遊玩。三芝位於台北的北端,西北側緊鄰著大海,東南則是與陽明山相連,加上環境純樸自然,境內多條美麗小溪川流而過,更是讓三芝顯得美不勝收,宛如人間仙境一般。此外,三芝也是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在傳統藝術與宗教信仰方面具有許多很棒的景點,也很適合大家去巡禮一番。只要三芝營的正事妥當之後,便可利用下午或周末的時間到處走走逛逛。以下便針對幾個著名景點進行簡單的介紹:

白沙灣

  白沙灣離三芝國中約有十分鐘左右的車程,搭公車往石門方向到「白沙灣站」下車即可。白沙灣顧名思義就是有很漂亮的沙灘,可以在這邊玩沙灘排球、報數球、丟人下海、埋沙人、泡泡水等,是非常清涼消暑又熱血的玩樂地點!而在教育方面,可將白沙灣融入地理的「海岸地形」當中,介紹沙岸的成因與台灣四周的海岸。若嫌白沙灣過於遙遠,民宿下方走路便可到達的淺水灣也是一個優質的好去處。

水車公園

  三芝境內有多處水車公園,是當地居民散步休閒的主要地點。從三芝的中正路一直往上走,遇到跟中山路的十字路口時左轉往「三芝遊客中心」方向走一段路,便可來到福德水車公園。這個公園依著八連溪,風景非常地迷人。逛完公園後繼續往河的上游走,可以一路看溪、看花、看水田,體驗悠哉的田園生活。接著走到了另一個水車公園──八連溪水車公園後,可下到溪流裡玩水,那邊的水非常地清澈透亮,還有許多魚在當中游來游去!之後大家再慢慢走回三芝國中,一趟下來大概會花個2~3小時。此行程亦可融入數學科的教學裡,讓學生計算各路段用不同的速度行進分別必須花費多少的時間。

三芝小豬

  三芝小豬是位於三芝市郊的一家烘焙坊,從中正路一路騎車約莫5分鐘便可到達。雖然價格有點昂貴,但他們的餅乾跟蛋糕非常好吃,是當地極具名氣的一家糕餅店。除了送禮自用兩相宜之外,三芝小豬的食品也可融入自然科的教學當中,藉由計算醣類、脂質、蛋白質等的含量,可算出總共吃了多少大卡的熱量,而這也是青少年非常有興趣的議題。

貝殼廟

  在三芝的淺山區有一處貝殼廟,或稱作「富福頂山寺」、「十八羅漢洞」,祭奉的是濟公活佛。這是一座十分特殊的廟宇,在這座廟裡頭,不論是雕飾、樑柱、壁畫、鋪面等,幾乎都是由珊瑚及貝殼所構成,令人歎為觀止,藝術價值非常地高。而由於寺廟內多的是兩兩一句的對聯,因此很適合將貝殼廟融入國文科的教學,讓學生練習排比與平仄。

三芝遊客中心及名人文物館

  在三芝,外來遊客首先報到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三芝遊客中心及名人文物館」。這當中除了簡單扼要地提供了三芝一帶各個好去處外,還對四位三芝名人(分別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台籍總統李登輝、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國際知名音樂家江文也、民主運動家盧修一)的生平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個地方集結了三芝許多美好的人事物,是不論如何都應撥空參觀的好去處。而在教學的應用方面,由於相對會有較多的國外遊客到此參觀,因此適合與英文科做結合,教導學生一些基本的對話禮節。
 
小結:教育即生活

  在介紹了這麼多豐富的課後生活之後,最終還是必須回到「教育」這個課題上。我們必須先將三芝營的一切大小事務都打點完畢之後,方可享受這些美好的活動。不過其實這兩者並非如表面上的那般壁壘分明,教育與生活實質上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在三芝一帶所體驗的各種樂趣,同時也能夠帶到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分享,而這也就是「學校本位主義」的精神。透過學習三芝的風土名情,並將其與自身所學做結合,再於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互動與分享,便能夠大幅提升教學的品質。台北是城,三芝是鄉,而我們身為老師,便應勉勵自己先去了解三芝的文化及氛圍,再將知識與在地進行結合,對於彌補城鄉差距將會有更多的助益。老師必須同時進行「教」與「學」的動作,方能夠更上一層樓,造福更多渴望學習與進步的孩子。就讓你我一起努力吧!


<三芝旅遊圖>

[中學教育新聞] 2013/1/27-2013/2/2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表示,當前教育面臨「五化」的挑戰,包括少子化、高齡化、全球化、數位化、全球暖化。
基北區免試入學委員會今天開會,北市4校免試比率仍為15%;台北市教育局表示,仍待教育部核備結果,但態度不會轉變。
12年國教103年8月上路,教育部昨天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指出,103年度高中職免試入學的「共同就學區」,將在今年6月底前底定,7月發布,兼顧縣市交界處學生的就學選擇。
一個純樸的鄉村型學校─高雄市立大樹國中,全校高達75%的國三生都參加職業試探課程,將技職教育當成社團活動,學校不僅提供多種職類探索活動,更重要的是,將生涯發展教育結合社區特色產業「磚窯文創產業」及「香草農業產業」,增加學生的在地認同

在技職教育養成的路上,台北科大將帶著大安高工、木柵高工等高職一起同行,讓高職生到台北科大選課、使用先進的實驗設備。
教育部推動第2期技職再造方案,著重「證能合一」,將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合作,推出與產業需求相對應的專業證照。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高中職卻爆倒閉潮!全國有廿一所公私立高中職列入高危險群,台南市華濟永安高中預定明年退場,四校轉型,十六校積極搶救中。
嘉義高工為招收成績優異學生,過去只要學生基測成績達嘉中、嘉女入學門檻,即發放4千至3萬元不等的入學獎金


部分學校以藝術才能班、體育班,甚至是特殊社團名義,違反常態編班的規定,教育部今天要求各縣市全面杜絕類似情形。
教育部今天召開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會中要求各縣市以「晨間閱讀」取代早自習考試,並訂定各年度的績效指標。
新北市長朱立倫要求教育局發展國中小學童軍社團,三年內完成全市國中小學「校校有童軍」目標,成為國內創舉。朱立倫說,童子軍不僅學習無具野炊等實用生活技能,一輩子受用,也強調服務、敬老持幼、日行一善等核心價值,是很好的品格及公民教育。
平板電腦在台灣熱銷,原本胎死腹中的電子書包計畫也因此再度啟動。 
平板電腦或許解決了載具問題,但想建構「未來教室」, 還有更重要的關鍵——懂得將科技融入教學的老師。

教育部鼓勵高中生修習第二外語,這學期其他語種仍維持補助,但取消日文鐘點費補助,要學校自籌經費
台南市教育局對百人以下學校實施免教科書、營養午餐已1年多,但部分教育界人士認為,這筆經費的利用並未適得其所,建議把錢用在小校特色發展上,更能達到效益。
師資培育公費生就學時,學期平均成績必須超過80分,否則喪失公費待遇。教育部認為離島學生較難達成,將調降首年要求。

行政院今天公布年金改革方向,軍公教退休年齡從75制改為90制,國中小以下教師排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盼高中也排除。
屏東縣各校開代理、代課教師缺,卻出現乏人問津的現象;代理教師雖以月薪計算,薪資可達4萬多,比起鐘點計費的代課老師來得穩定,但因代理時間不算年資,吸引力仍不夠。
教育部去年提出教師「減課課稅」政策,本希望減輕在職老師授課壓力,也解決流浪教師問題,立意良善,但實施以來,成效不如預期,屏東縣不少學校開出代理、代課教師缺,卻完全找不到人

美國聯邦教育部在今(2013)年1月8日的教育通訊:《Teaching Matters》中,刊載了Sheila Brown及Lee Kappes的一篇著作:「實施各州共同核心標準:文本的細讀式閱讀法入門」(Implementing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A Primer on Close Reading of Text),與教師分享閱讀教學之策略(USDE,2013)。
因為社會環境變遷與對於犯罪率居高不下之憂心,現代家長教養小孩的方式採用「監禁教養」手段(in captivity),實在不利於兒童成長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英國中小學教師敘薪制度即將進行重大變革。現行所依教師年資依序進階的給薪制度將改為依教師教學績效決定薪資多寡之方式進行。
荷蘭YoungWorks最近發表2013年荷蘭教育趨勢白皮書,指出「作自己的選擇」及「意見參與」在新的一年愈形重要。
面對日受關注的社會媒體騷擾,澳洲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公布一項在全澳3,200所中小學推動的詳盡教育計畫;澳洲小學生將學習有關「網路的危險」及「如何成為安全和尊重人的數位公民」,致力防範學童成為網路惡霸。
受到巿立櫻宮高校籃球隊學生因體罰而自殺之案件影響,大阪巿教育委員會研議2014年度起429所巿立國小至高中之校長,擬全部公開徵求校外民間人士擔任。
版型採用www.templateism.com的FlatMag Responsive Blogger Template. 技術提供:Blogger.

 

© 2013 NTUEDUSA . All rights resevered. Designed by Templat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