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轉貼] 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談台灣偏遠地區教育問題 / 游佳穎

下午5:09


全文轉貼自http://society.nhu.edu.tw/e-j/89/A4.htm 南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八十九期2010/10/15
文 /  游佳穎

壹、前言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教育的品質與效能受到重視。然而隨著M型社會問題日益浮顯,偏遠地區仍存在著許多教育問題值得探討與省思。
        教育機會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理念的實踐,是各國政府與教育界致力追求的的目標,也是我國的教育重點之一。憲法第159條明示:「國民受教育機會一率平等」。教育基本法第四條也規定:「人民無分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羣、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由此可看出政府對此一議題的重視。
        現今社會中存在許多教育機會不均等之問題,王麗雲、甄曉蘭(2007)指出:偏遠地區兒童的教育問題是較艱難的,因其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不易引起社會關注;加上偏遠地區教育問題與其他教育不利團體多有重疊,常被認為已處理過,受到忽視。長期下來,偏遠地區的教育發展遠落後於一般地區,城鄉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在教改不斷日新月異的同時,偏遠地區的教育是否也應受到重視?本文欲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探討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進而提出可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之策略。


貳、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
        因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與教育哲學觀點等差異,中外學者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可謂眾說紛紜,分別有不同闡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60年時提出對教育機會均等的主張:國家在發展或應用國家政策時,應該要用以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和處理教育的事務。
        美國學者Coleman提出,教育機會均等應包涵四要素(Coleman, 1968, p.11):1.要提供免費教育到一定水準,以使受教者獲得基本的勞動能力;2.不論兒童的背景如何,都要提供他們共同的課程;3.使來自不同背景的兒童進入同一學校就讀;4.同一學區內的教育機會要絕對平等。
        國內學者林清江認為教育機會均等之衡量指標主要有三:1.進入各級學校就讀機會是否均等;2.受教年限、學校類型及課程內容,是否能表現機會均等的基本精神;3.受教的過程是否有利於個人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引自蔡祺賢,1994)。
陳奎熹(1996)將教育機會均等的定義界定為「每一個人均有相等的機會接受教育,且在教育的過程中,應在同等的條件下接受適性教育」。楊瑩(1994)則提出教育均等有兩概念:1.每一個體應享受相同年限、共同性、強迫性的基本義務教育,不因個人家庭背景、性別或地區之差異有所不同;2.每一個體應享有符合其能力發展的教育,此教育非強迫性,但應含有適性發展的意義。
        綜合以上各學者觀點,可發現教育機會均等不僅僅是入學機會及結果的均等,同時也應重視受教過程的均等,目的在於讓每個人在除了受教育,更能發揮其潛能,適性發展。

参、教育機會均等意涵之發展歷程
        隨著時代的演進,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也隨之轉變。楊瑩(1994)提出歐美地區最初強調受教機會量的均等以及經濟障礙之剷除;但於1960年代中期,則著重於提供資源給予文化不利環境下的兒童;1970年後,則注重「差異中求均等」的受教機會,認為除了受教機會均等,更應擴大為社會-經濟不力之學生,有得到補償文化經驗不足之機會(羅清水,1998)。
        陳奎熹(2000)則將教育機會均等內涵的演進分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1950 年以前)——重視就學機會的平等與保障。
        此階段強調之重點在於接受基礎教育的入學機會相等,希望藉「免費」的教育,減少因經濟障礙造成的不均等現象。所以,各國採取的措施大都集中於為民眾提供免費的公立小學教育。此階段主要在消除因家庭社經背景、性別、種族、身心特質、宗教等等因素而存在的不平等,希望使學生皆擁有接受教育的同等權利,以達到「有教無類」的理想。
(二)第二階段(1950 年代開始至 1960 年代中期為止)——強調適性教育。
        此一階段注重共同教育經驗的提供,主張人人不但應有接受免費中等教育的權利,而且每個人也都應有相當之機會接受共同、綜合型態的教育。由於學校環境、課程與師資大多是為一般的學生所設計,因此,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的學生往往無法得到應有的指導與協助。基於此,此一階段強調學生的適性教育,以發揮「因材施教」的功能。
(三)第三階段(1960 年代中期開始)——實施補償教育
        在此階段中,衡量教育機會均等的重點,已由教育資源的投入,轉至教育過程的產出。同時,受到當時盛行的「相對劣勢」概念的影響,試圖為每一個來自不同家庭環境背景的兒童,提供「差異中但求均等」的受教機會。本階段著眼於補償的角度,對於不同需求的團體,在基於正義與公平的原則下,教育資源的投入應有所不等,這也就是所謂的「積極性差別待遇」。
        綜觀上述,可發現教育機會均等之概念因應時代發展而有所改變,從起點受教機會的平等,逐步演變成受教過程中資源分配的公平,再進而強調適性的教育均等。教育機會均等是一個不斷調整、進步的歷程,也是應永續追求的理想。

肆、台灣偏遠地區教育問題之探討
        台灣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多年,國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均有基本水準,但城鄉差距的問題確使終存在。偏遠地區因地域及文化不利等原因,產生了許多教育問題,使得當地的學生受教機會受到影響,以下分別就四面向加以探討。
一、資源問題
        我國的教育資源分配,存在著城鄉間的地域差異,直轄市的資源往往比一般縣市豐富,而不同縣市間又有所差異。因此有些經費充足的學校能擴充許多軟、硬體設備;但往往許多偏遠地區的小校設備老舊不堪使用,卻遲遲等不到經費汰舊換新,學生無法在良好的環境下有品質的學習。
二、師資問題
        偏遠地區由於交通不便、生活機能不佳,原本教師任職意願就不高。而政府分發的公費生或甄試錄取之教師,大多非在地人,對學校與社區的認同度較低,
又加上學校規模小,教師編制較市區學校少,教師須兼任許多行政工作,造成了教師流動率相當頻繁。有些較偏遠的學校有約一半的教師為代理教師,學校師資結構不穩定,學生常須適應不同老師的教學方法,也間接影響其學習成效。
三、家庭背景問題
        家庭是學校教育成敗的主要影響力量(蔡祺賢,1994),父母的職業、經濟狀況的差異會影響子女之受教機會。偏遠地區有許多家庭經濟狀況並不佳,對孩子的教育並未投入太多精神與物質,加上隔代教養及單親家庭的問題,家長與老師間較少聯繫溝通,孩子回家後在課業、生活上缺乏照顧,影響其身心發展。
四、學生文化刺激問題
        偏遠地區由於交通不便,文化刺激少,學生較難獲得最新的資訊,也無法像市區的孩子常接觸到多元的文化。在這知識急遽擴增的時代,資訊更新的相當快速,如此一來,偏遠地區的學生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造成城鄉的差距越來越擴大。

伍、促進台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之策略
        面對偏遠地區許多教育問題,應從經濟、師資、家庭等面向加以處理,從根本來解決,以下提出幾點策略:
一、制定相關政策,挹注資源
        政府針對弱勢群體曾提出許多補助政策,直至近期的「教育優先區」計畫,目的均為解決教育機會不均等之問題。然而偏遠地區之教育問題常受到切割,分別列入「原住民教育」、「特殊教育」、「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等層面,較集中在個人層級,較少以偏遠地區為關注點(王麗雲、甄曉蘭,2007)。其實偏遠地區有其特殊教育問題,政府應制定符合偏遠地區需求之教育政策,提供適切資源,以解決其教育問題。
二、降低教師流動率及提供其進修管道
        面對偏遠地區教師流動率偏高的問題,可增加其服務津貼及改善其生活條件(蔡文山,2004),以提高教師留任之意願。同時政府也可提供更多元的進修管道,使老師免於舟車勞頓而降低其進修意願,如此不僅能精進教師能力,學生受教權也會更有保障。
三、加強弱勢學童課業及心理輔導
        偏遠地區家長對子女教育關注程度較一般地區低,有些單親、隔代教養之家庭,孩子更無法接受到家長的關心。政府目前辦理之「攜手計畫」、「夜光天使計畫」等,有助於增進偏遠地區學童之教育程度,應持續擴大辦理。而針對學童心理層面,也應請輔導相關之專業人員提供協助,讓偏遠地區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均衡發展。
四、濟助弱勢家庭,並強化親職教育
        關於弱勢家庭,政府除提供適當補助外,也可擬定相關開發計畫,促使其在經濟方面能自主並永續經營。針對家長部份,可與學校合作辦理親職教育課程,宣導正確教養方式,讓家長能重視子女之教育、參與其學習活動,如此學童有親情陪伴,將能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

陸、結語
        現今教育之品質關係著國家未來之發展,教育機會不僅應普及,更應讓每個人能適性發展。要達成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應針對各種因素加以探討,進而轉化成可落實之目標。面對偏遠地區教育問題,政府單位、基層學校教育人員及家長應共同努力,降低教育不利之因素,讓當地學童能享受到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提升其學習成效及競爭力,縮短城鄉教育,以促進適切的社會流動,使整體社會能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校、中國教育學會(1998)。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    
    北:揚智文化。
王麗雲、甄曉蘭(2007)。台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
    育資料集刊,36,25-46。
陳奎熹(1996)。如何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彰化文教,37,4-6。
陳奎熹(2000)。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祺賢(1994)。平等思想與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台北:五南。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
    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Written by

We are Creative Blogger Theme Wavers which provides user friendly, effective and easy to use themes. Each support has free and providing HD support screen casting.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

 

© 2013 NTUEDUSA . All rights resevered. Designed by Templat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