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轉貼] 台灣在家自學十週年 / 陳曉蕾

文 / 陳曉蕾(亞洲周刊26.9.2008)
全文轉貼自http://leilafeature.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047769

九月踏入新學年,台灣大約有一千個孩子不用上學校,他們都獲得教育部批准可以「在家自學」。其中兩個,是十歲的明秀和五歲的明哲。他們的父親陳怡光批評學校教育已經跟時代脫節:「為什麼要用十八年,去鞏固一個未來不會發生的事情?」

明秀在英國出生,回台灣才唸了一年幼稚園,四歲便開始在家自學。「幼稚園的家長都在籌謀哪間小學好、孩子要先懂得什麼……我們光聽就覺得煩擾!」陳怡光解釋,他相信現今電腦普及,學習不再需要傳統般逐級累積知識,人們隨時都可以上網吸收各種各樣的資訊,最重要的,是自學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陳怡光擁有MBA和國際研究碩士學位,波蘭裔的太太又是研究台灣文學的華沙大學漢學碩士,兩人自信能提供明秀和明哲,比學校更好的教育。

[中學教育新聞] 2013/05/26-2013/06/01

會考變7級 立委批助長補習風 
教育部長蔣偉寧答詢指出,國中會考每科分成精熟、基礎、待加強3等,在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時,各占6、4、2分,多數學校比序只用3等即可分高下;但建中、北一女等少數高中,為避免抽籤,才需要把精熟級(A)多標示出A+、A++,基礎級(B)標示出B+、B++。

[轉貼] 自學家庭父母 陳怡光、魏多麗:夢想教室在我 / 賓靜蓀

全文轉貼自 2012-06 親子天下雜誌35期
作者:賓靜蓀

 這一家人的「三聲道」很特別,語言轉換自然得像開關。孩子和媽媽講波蘭語,和爸爸講中文,爸媽彼此講英文。那,全家四口一起吃晚餐時用哪種語言?健談的爸媽一時想不起來,「看話題內容吧!」在家是「語言弱勢」的爸爸陳怡光笑著說:「唯一聽不懂全部的是我,關掉就好,需要我知道時,他們就會讓我聽懂。」和一般的台灣爸爸不同,陳怡光從不擔心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因此被忽視。

[專欄] 我家的孩子不上學-淺談在家自學

文 / 樂知教育工作坊 邱雅雲

「不上學」聽起來似乎很沉重,但這三個字不單只是字面上的意思,更精確地來說是學生不到學校接受教育,而是選擇「在家自學」。這是一種傳統體制外的教育途徑,在家自學的孩子,在學習上的安排,比起學校的學生來的更有彈性。

自學可以幫助學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透過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出路,重視五育均衡發展,培養良好的品德,建立健全的人格,這是一種多元學習且深化長處和興趣的教育模式。

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轉貼] 教學新思維-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全文轉貼自 深耕--教與學電子報
教師發展與教學資源中心 廖怡慧

看到「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也翻成『顛倒教室』)」這個名詞,或許會有人想:這是什麼意思?把教室翻過來嗎?是的,它就是把課堂整個翻過來,但不是實際翻轉教室,而是翻轉「課堂的運作模式」。傳統的上課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課程內容,同學回家再做作業或討論」,翻轉課堂卻是「學生先回家看教師預先做好的課程內容,而後再到課堂上做討論或做作業」。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專欄] 影片剪輯在教學上的應用

文 / 柯俊如

既然電影院和教室是不同的,那影片剪輯在教學上就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影片剪輯提供教師有更多樣的教學方式及教學資源,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配合自己的教學進度或學生的需要,將不同來源的影音素材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組織呈現,可以自己控制時間、程度、傳達的意象。

[專欄] 假如教室像電影院......

文 / 柯俊如

民國51年,初中聯考的作文題目是「假如電影院像教室」,當時引起了不少爭議,議會甚至要求教育局長說明這個題目的用意。而有趣的是,當年的考生多半都把這個題目記成「假如教室像電影院」,代表對於考生而言,後面這個命題比起前者而言更有說服力,才會在多年後回想起來認為要考也是考後者。
       
在開始思考「假如教室像電影院」之前,我想先問個問題「為什麼教室要像電影院呢?」。當我們希望教室像電影院時,代表有個前提「教室和電影院是不一樣的,而且教室比起電影院,是……的」,因此,讓我們先來討論教室和電影院的差異。

[中學教育新聞] 2013/05/19-2013/05/25

大考改革 學測、指考可能連考4天
教育部委託大考中心進行的「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研究方案」草案出爐,3個草案都在英聽檢定考外,加考國寫、英寫兩項檢定考試;變動最大的方案二,學測、指考同時於5月底、6月初考試,高中生要連考3至4天。
新北4高中試辦轉學考 各3-5個名額 
新北市教育局敲定7月首度試辦高中轉學考,由錦和、清水、石碇、雙溪4所高中打頭陣,各提供3到5個名額給基北區學生。教育局表示,名額雖少,但希望藉此建立轉學考機制,明年12年國教上路後,轉學考將常態化。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活動] 20130525 教程電影院《看上去很美:小紅花》

文 / 賈孟蓉、柯俊如

國文科舉辦的教程電影院精彩落幕,感謝參與同學的捧場,這次很特別的還邀請到歐陽宜璋老師共襄盛舉,也因此有一場深刻的影後對談。
**********
「為什麼就我沒有小紅花?」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中學教育新聞] 2013/5/12-2013/5/18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報告書初稿出爐,18歲學生應具備語文、數學、科學、數位、教養/美學等五大素養,未來將納入十二國教課綱的總綱裡。民國105年、106年將針對18歲學生進行抽測,針對九年國教最後一屆高中畢業生,與十二年國教第一屆高中畢業生,進行素養能力比較,但是素養是抽查,不是普查,也與升學脫勾。
北市府教育局試辦2年補習班評鑑制度,今年喊卡。市議員潘懷宗發現,教育局這項全國首創補習班評鑑制度,共抽驗59家補習班,其中有29家「待改善」。

代理教師兼行政 教部研議檢討
監察院今天針對國中小非正式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人數增加,糾正教育部。教育部晚間表示,會研議檢討相關制度。

復式正義係指雙方釐清事件經過、溝通感受,再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來彌補傷害。全球推動修復式正義的國家,如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英國、美國及新加坡,以青少年輔導為多;澳州的司法體系,於各州立法以後,多由各州司法部門聘僱執行修復式正義會議的人員。除了修復式正義教育訓練團體,澳洲目前較投入的民間團體為教會及原住民團體,分別著重於監獄工作及原住民的犯罪處理問題。

[轉貼] 一位高中教師對「學習共同體」的省思 / 張堯卿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3),頁 63-64


文 / 張堯卿
臺北市麗山高中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班


        從1998年佐藤學教授依其教育理念,在日本建立第一所學校起,「學習共同體」已在日本中小學掀起了一波「寧靜革命」。而這股浪潮在十二年國教的啟動下,已吹向了臺灣。為了使中小學教師能面對十二年國教的衝擊,更有教育主管機關派員前往日本學習觀摩,旋即於 2012 年已有學校開始公開觀課示範教學。

[轉貼] 《看上去很美 小紅花》 幼兒園裡的暴力寓言 / 黃夙蓮

 全文轉貼自喀報

2007.09.29 ╱ 文/ 黃夙蓮


《看上去很美:小紅花》不只是一部單純的兒童電影。
這部片的劇本改編自作家王朔的半自傳同名小說《看上去很美:小紅花》,導演張元雖然只選擇了主角方槍槍在幼兒園裡的兒時經歷,濃縮於這部電影作品裡加以詮釋,卻仍不改他試圖對這世界的批判。
        方槍槍,一胎化下的產物。因為父母要工作、奶奶要回老家的緣故,被送進了幼兒園:一個擺滿了一兩百張床的大房間,一個寫滿所有學生名字的評分版,一朵朵當作評分獎勵的小紅花。
        這是一個抹殺特殊性、要求遵守規範、不得違抗與質疑的地方。

[轉貼] 給實習老師與師培生的建議 / Yukie Chen

全文轉貼自 meme-教學與反省 一個生物老師的教學日誌
文 / Yukie Chen

        前幾天,楊主任問我是不是可以對實習老師們分享一些實習經驗。這一向是我很樂意做的事,所以就答應了。
        原本跟主任說我大概講 20 分鐘就好,結果一個不小心竟然講了 65 分鐘,如果不是中午要用餐,還真想繼續分享一些小小的心得。

[活動] 20130428自然數座談會

整理 / 鍾文藍

        4月28日,自然科和數學科連合舉辦座談會,邀請101學年上學期的實習老師向各位同學分享一些實習、教學上的經驗,在此將當天座談會的筆記分享給更多同學,希望對同學之後的實習有所幫助。

     在開始看各位老師的分享前,先來個重點整理。

  實習:
(1) 選實習學校時,最好選自己喜歡的地方。
(2) 利用做行政的期間學習操作學校的東西。
(3) 實習期間認識老師很重要。
(4) 實習夥伴也很重要,他們是實習過程中的好幫手、好朋友。
(5) 實習期間的表現,會影響到之後教甄。
(6) 好好把握教育實習的時間,多向師父詢問(以便將來準備教甄)。
(7) 重點是尊重!做任何決定要記得先問過師傅。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轉貼] 柯文哲:我們急需人格教育 / 陳雅慧

全文轉貼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7743 親子天下雜誌29期
文 / 陳雅慧


        今年五十二歲的柯文哲,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國際級的心肺重症專家。他可以讓沒有心臟的病人使用葉克膜(ECMO),維持十六天生命,再接受心臟移植,最後清醒的自己走路出醫院。至今用葉克膜救治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是世界第一,其中包括台中市市長夫人邵曉玲。
        柯文哲受老師朱樹勳影響,進入外科加護病房,成為台灣重症醫學教育家。他推動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網路登錄系統和器官勸募網絡系統,接受《康健》雜誌訪問時說:「我還以為將來可以因為這些,得醫療奉獻獎,但沒想到卻因此下台。」

[轉貼] 漫談憂鬱症:是壓力太大─還是生病了嗎?/ 黃瑞媛

全文轉貼自http://epaper.ntuh.gov.tw/health/201103/health_2.html
文 / 黃瑞媛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被問到有關精神狀況的問題,也常會注意報紙上有人因壓力或情感問題而想不開的報導。希藉由此篇文章協助民眾瞭解與認識精神疾患相關狀況,以減少悲劇發生,並讓自己及週遭的人活得更健康、輕鬆。

「也許是憂鬱症」
        這是每當報紙報導有人想不開時的常見後續結論,但是常常隔幾天又看到同樣的悲劇發生,又是同樣的「也許是憂鬱症」,但是後面這件事發生的個案及家人在此之前也曾看到雷同的事件,那時是否也有注意到自己的週遭已經在醞釀著同樣的事情,關鍵在於大部分的人不知道那其實是憂鬱症。

[轉貼] 認識青少年憂鬱症及處理 / 許文郁

全文轉貼自http://203.75.23.7/rdweb/Health_02.aspx?Type=health&H_ID=24
文 / 許文郁


        憂鬱症是這幾年來在媒體上常出現的疾病,所以大家對憂鬱症或多或少都曾聽過,憂鬱症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比率,但是常常會被忽略。部分原因可能來自學生、家長或老師對憂鬱症的不了解。忽略已出現的憂鬱症狀,誤認憂鬱症狀為一時的情緒困擾、或青少年的故意反抗等因素。因此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往往導致不幸後果,如藥物濫用、行為問題、自我傷害、或自殺時,才被注意,造成遺憾。在美國,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在50年間增加3倍,兒童憂鬱症盛行率約4.7%,到了中學生則上升至20.8%。這些數據顯示這是不容我們忽視的一個疾病。就兒童而言,男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一樣。青春期後,女孩罹患憂鬱症的危險性為男孩的兩倍。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較常有憂鬱症家族史。

[轉貼] 校園憂鬱症之協助與預防 / 林欣汝、陳瀅如、朱宇文

全文轉貼自http://class.heart.net.tw/article99.shtml
文/ 林欣汝、陳瀅如、朱宇文


一、前言
  憂鬱症已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二十一世紀三大文明病之一,根據國內學者估計,國內每年約有百分之七的人口會罹患憂鬱症;終其一生來說,女性會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罹患憂鬱症,男性則約為百之十。然而,憂鬱情緒普遍存在於社會之中,實際被憂鬱症所擾的患者比預估的還多,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可能都有正在遭遇憂鬱情緒困擾的人。
  若根據國內學者估計的百分之七來計算,則一個學校中,每一百個學生中就會有七個罹患憂鬱症,那假設一所學校有3000人,那裡頭就會有210位同學為憂鬱症所苦。而憂鬱症患者若無法適時的接受治療,很容易走上自殺一途。憂鬱症有15﹪之高自殺率,請問,一個學校有一位同學自殺,是否會引起軒然大波?那31位(210x15%)呢?因此,現階段中,各個學校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並將憂鬱症列為學校防治重點。
  那什麼是憂鬱症呢?先解釋何謂「情緒」。因為某種原因而產生的情感變化,大多是臨時性的,但有時這種情況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就是「情緒」,而所謂憂鬱症(Depression)即是在知、情、意的精神活動中,情感發生障礙所造成的,而憂鬱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後,變成生活上的障礙,變構成了憂鬱症的前提。一個人陷入憂鬱狀態後,情緒會極為憂鬱,獨處時會有說不出的寂寞和悲傷,並因此而哭泣;對自己的嗜好失去興趣;喜怒哀樂的情感動態變的遲鈍;有時候會焦躁而坐立不安。另一方面,身理上會有狀況不佳,覺得疲倦,便秘,下痢,月經異常,發汗,口乾等狀況等自律神經症狀幾乎都會出現。憂鬱症的症狀其實很容易發覺,學校老師應時時關心同學,隨時注意同學的動向,才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對學生最好的反應。

[轉貼] 為老師建制溫馨教學環境 / 楊朝祥

全文轉貼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P-090-016.htm

文 / 楊朝祥


        最近台北市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北市有二成八的國中、國小老師正面臨潛在性憂鬱症的危機,其中約一成三的老師已有憂鬱症傾向,必須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以解除壓力。校園本是最溫馨的,師生相處樂融融,但曾幾何時,校園卻變成一個壓力、衝突的場所,使老師一肚子苦惱及煩悶,甚至罹患憂鬱症。

[中學教育新聞] 2013/5/5-2013/5/11

蔣偉寧期末考 三大考題待解
教育部長蔣偉寧將十二年國教視為「期末考」,免學費是否排富、免試入學零抽籤、以及私校招生亂象,是明擺著的三大考題。

馬總統:十二年國教不變、不排富
十二年國教湧現喊停聲浪,馬總統昨天表示,十二年國教是全國教育會議通過的教育改革,「大方向還是會推動,一些小地方若要調整,要看大家的意見」,至於免學費政策,目前為止仍是不排富。

解決特招抽籤 家長團體提方案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許永佳表示,不論免試或特招,都以會考成績進行分發,學生可獲雙重保障;學生在總招生名額的額度內,應優先提供給登記免試學生;先針對登記免試學生進行比序,同分超額但未逾招生總額時,應全數錄取;若錄取累計名額逾招生總額時,則次高分的全數不錄取。

自學生、台商子弟如何免試?
自學生雖然是在家自學,但該名學生的學籍依舊會在各國中,與其他學生參加免試入學的方式一樣,拿著自己的成績,選填志願並經由電腦進行超額比序絕對錄取的高中職。

[專欄] 教師面對青少年憂鬱症時,可以找誰協助?

文 / 柯俊如

        憂鬱症的起因往往很複雜,中學老師需要同時顧及多個面向,善與其他的協助管道和資源合作,才能更全面而完善的協助學生,本文整理一些資訊僅供各位參考。

(一)生理面向
        憂鬱症的成因有部分跟生理有關,近年來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低於正常人,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活性過高,因此較不能感受到外界快樂事物的刺激,最新的研究則是著重於抗壓基因是否存在,希望能透過基因篩檢更早發現憂鬱症潛在患者。
        在各大教學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公私立社區醫院的精神科或身心科,以及合格療養院所、私人專科診所,除了提供入院療養和臨床心理諮商,另有提供生理藥物的治療。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專欄] 教育資源的城鄉差距


文 / 陳冠甫

        台灣目前居住在都市中的人口已在八成上下,城鄉之間的工資、物價、房價差異;又或者是新台灣之子的比率、不同地區升學率等城鄉差距,再再都成為社會討論的議題。台大教授駱明慶數年之前分析進入台大學生(台大為何具有代表意義在此不加以討論)組成,發表了經常在討論城鄉議題時被提及的<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城鄉差距>,對於教育資源之分佈及學生背景之間加以討論。
        對於教育資源之取得,除了經濟背景之外,城鄉差距的差距也日益加大。在此,要就升學制度、師資、經費等層面討論城鄉差異的議題。

[中學教育新聞] 2013/4/28-2013/5/4

交大創設WikiUrschool 大學升學百科提供高中生升學資訊

學解說當志工 國中生找到興趣
西湖國中結合在地文化特色,培訓學生擔任社區「柚花季」服務志工,三年級學生賴瑋庭透過實地導覽解說,瞭解在地產業發展,意外發現個性害羞的自己,其實喜歡與人群互動,更對「商業」有著濃厚興趣,經過免試入學申請已錄取國立苗栗高商會計科。

高雄國光高中國中部推出「結合雲端與實驗的地科」
在過去「地球科學」這門課可能給人的印象就是老師在教室呈現硬梆梆的教具或圖片,照著課本逐一講解課文內容,要學生提起學習興趣似乎有點困難;然而教授該門學科已有9年經驗的謝隆欽老師活化了該科的教學,不僅在課堂中運用教學影片、雲端科技及有趣實驗,並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利用寒暑假參加營隊,讓學生從探索、觀察及思考中,體驗學習樂趣,同時利用行動裝置(Mobile device)讓無法成行的同學可以同步進行戶外考查。

成功教學經驗分享:五個進行協同教學的訣竅
並不是每個孩子的學業表現都處於頂端或谷底。其實,大多數的學生都處於中間地帶,他們品行良好、成績中等、總是乖乖做功課,在課堂上也常常保持沈默。作為忙碌的老師,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跟這樣的學生說話,畢竟,像這樣的好學生在學校裡是不會有問題的,他們得把時間花在處理那些問題更嚴重的學生身上,或是指導那些天賦異稟的學生。通常,這些學生們也不見得希望得到太多的注意,覺得保持常態就好了。不過,其實只要老師們願意,花一點時間跟其他老師或專家進行協同教學,若是配合得宜,反而能幫助這些看似程度中等、數量極多的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進而得到優秀的學業表現。

[轉貼] 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談台灣偏遠地區教育問題 / 游佳穎


全文轉貼自http://society.nhu.edu.tw/e-j/89/A4.htm 南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八十九期2010/10/15
文 /  游佳穎

壹、前言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教育的品質與效能受到重視。然而隨著M型社會問題日益浮顯,偏遠地區仍存在著許多教育問題值得探討與省思。
        教育機會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理念的實踐,是各國政府與教育界致力追求的的目標,也是我國的教育重點之一。憲法第159條明示:「國民受教育機會一率平等」。教育基本法第四條也規定:「人民無分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羣、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由此可看出政府對此一議題的重視。
        現今社會中存在許多教育機會不均等之問題,王麗雲、甄曉蘭(2007)指出:偏遠地區兒童的教育問題是較艱難的,因其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不易引起社會關注;加上偏遠地區教育問題與其他教育不利團體多有重疊,常被認為已處理過,受到忽視。長期下來,偏遠地區的教育發展遠落後於一般地區,城鄉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在教改不斷日新月異的同時,偏遠地區的教育是否也應受到重視?本文欲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探討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進而提出可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之策略。

[轉貼] 澳洲偏鄉師資的培育問題與對策 / 張繼寧

張繼寧(2010,8月)。澳洲偏鄉師資的培育問題與對策。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1。2013年5月3日,取自https://tted.cher.ntnu.edu.tw/?p=308。

Kerri教授您好:
        最近過得如何呢?我還是一如往常~~~快瘋了!我有兩位學生英語能力皆欠佳,其中一位不太會說英語,而寫作技巧僅僅只會複製黑板的內容;另一位會說一點英文,但學術字彙及寫作技巧幾乎一竅不通。他們非常需要幫助,我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可是這裡沒有ESL老師,圖書館裡也沒有合適的書籍或教材。唉!我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就算勉強做了意義又何在?能否給我一些建議?如果沒有,就讓我繼續打瞌睡吧!感謝。
                                                                來自偏鄉的實習教師Rachel敬上
---------------------------------------------
        上述電子郵件的內容(引自 Wenger 和 Dinsmore,2005 ),道出了服務偏鄉學校的無助感及挫折。城鄉差距一直是教育領域所關懷的議題之一,為縮短地理因素所帶來的機會不均等,最常見的作法莫過於資源的輸入,如教育經費的挹注、軟硬體資源的補助、及好老師的送入,其中後者的難度最高,難題一:如何「培育」出偏鄉地區的好老師;難題二:如何「留住」偏鄉地區的好老師。本期小辭典將針對上述難題,介紹澳洲學界所提出的改進策略,其作法或許可供培育臺灣偏鄉教師之參考。


Archive

版型採用www.templateism.com的FlatMag Responsive Blogger Template. 技術提供:Blogger.

 

© 2013 NTUEDUSA . All rights resevered. Designed by Templateism